花燈誕生的傳說
正月十五鬧花燈,不僅是我國傳統佳節“元宵節”的喜慶活動,而且是我國民間具有悠久傳統的民俗。史料中就有記載,西漢時正月十五為盛大節日,深宮禁苑有放燈,街市坊里更是燈彩齊明,真可謂“東風夜放花千樹”,一派官家與民同樂的歡躍景象。到了東漢,明帝通令全國燈彩鬧元宵。此后,這一習俗便世代相傳,沿襲至今。千百年來,民間的元宵燈會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性的文娛活動, “災傷不及十之三,歲寒民氣如春酣”。每當無宵之夜,便燈彩高懸,舞龍逗獅,一派龍騰虎躍的歡樂氣象。這氣象預示來年風調雨順,五谷豐登。無怪乎作為歡慶元宵佳節“主角”的燈彩,足如此一受到民眾的青睞。“火燭銀花觸目紅,揭天鼓吹鬧春風。”北宋女詩人朱淑貞題元夜之詩句,真實地記錄了民間燈彩的輝煌,體現了一個古老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底蘊。
元宵節里的花燈傳說
要說這花燈里的文化底蘊,可謂說法不少,比如元宵節的花燈來歷就有許多說法。文獻記載說,農歷正月十五夜,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慶典日子——元宵節,俗稱“燈節”。舊習元宵之夜,城里鄉間,到處張燈結彩,觀花燈,猜燈謎,盛況空前。屆時,不論皇室貴戚,平民百姓,深閨淑女,均可破常規,順習俗前往觀燈。而制燈玩賞,出游嬉鬧,更是元宵夜隆重熱鬧的喜慶活動。
唐代詩人崔液有詩道: “玉漏銀壺且莫催,鐵關金鎖徹明開。誰家見月能閑坐,何處聞燈不看來?”這說的是,平時足不出戶的閨閣女子,往往乘此時機,也要與意中人相會敘情綿綿。宋人辛棄疾《元夕》淵云:“東風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,星如雨。寶馬雕車香滿路。風蕭聲動,玉壺光轉,一夜魚龍舞。蛾兒雪柳黃金縷,笑語盈盈暗香去。眾里尋他千百度。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。”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元宵燈夜的情侶們急于花前月下約會的情景,那份望眼欲穿“踏破鐵鞋無覓處”的激動場景仿佛就在眼前。
自然,關于元宵燈節的起源,傳說紛紜,說法不一。民間傳說,燈節最早要追溯到秦漢年間,因為秦末就有“燃燈祭祀”之說。再有就是民間的熱鬧傳說,是說隋煬帝色迷心竅,欲娶自己的妹妹。妹妹硬扭不過,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現繁星滿地的奇跡,才肯成婚。于是,隋煬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夜家家戶戶燃燈點火,造出個“疑是銀河落九天”的壯觀景象。話說十五這夜,隋煬帝的妹妹登樓但見滿地都是燈火,誤以為真是繁星落地,便縱身投了河……
為了紀念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,民間百姓便每逢正月十五燃起了燈火,陪伴她度一夜又一夜,一天又一天,一年又一年。
當然,傳說也是以市井真實生活為源泉的。像唐玄宗開元年間,每逢正月十五先在宮中,后又在皇宮門口和大街上扎高高的燈樓,上懸彩燈和金銀珠玉。唐代詩人李商隱就有“月色燈光滿帝城,香車寶輦溢通衢”的詩句以作記載,可謂形象地反映了大唐長安燈市爭奇斗艷的壯麗景觀。
宋代燈節,奇術異能,歌舞百戲,競相登場,“樂音嘈雜十余里”便是宋時《東京夢華錄》的寫照。明、清時期,花燈更多更美,燈市更寬更亮,場面更為壯觀。鬧花燈的習俗就這樣沿襲下來,并在全國各地日益欣欣向榮。